会
员 登 录 |
|
日 志 分 类 |
|
BLOG 日 历 |
73 2016 - 9 48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 |
|
最 新 日 志 |
|
精 华 日 志 |
|
热 门 排 行 |
|
最 新 评 论 |
|
日 志 搜 索 |
|
|
|
我们的“小豹子” | [2015-4-13 | 网络转载] |
我们外业测量人员,平时需要很多的工具,如手持GPS、平板电脑、各类光学观测仪器等等。
这些工具中最不可替代的,那就是我们的代步工具猎豹汽车,大家都亲切的称它为“小豹子”。我们出测干活,跋山涉水都指望着它。每个工作日,小豹子都会承载着作业员及仪器设备,或是穿梭在繁华的城市里,或是行驶在茫茫的戈壁中。它们任劳任怨,为我们遮风挡雨,驱寒蔽日。夜幕降临,经历了一天颠簸、蓬头垢面的“小豹子”载着我们回到驻地。这时候,驾驶员杜师傅一定会给“小豹子”洗个凉水澡,让蓬头垢面的“小豹子”焕然一新。 每天早上,干净舒适的“小豹子”承载着外业人员开启新的一天,大家热情高涨,爱工作,爱生活,更爱我们可爱的“小豹子”。(张毅2015.4.2)
|
聆听《测绘人之歌》 | [2015-4-13 | 李旭] |
春节前夕,外面一片繁华热闹,人们都在忙着准备采购年货,马路边的大树上也挂满了红红火火象征团圆喜庆的大灯笼。四川省第三测绘工程院六分院的测绘青年们上班之余也没有闲下来,他们正在准备院年终总结大会的文艺表演节目。 和以往年会的舞蹈、歌曲、小品等节目不同,这次我们分院的表演节目是测绘时装秀。一提起时装秀,人们第一反应可能都是四大高级时装秀,而对于这些天天肩扛仪器、手握鼠标的平凡测绘工作者,他们在这寒冷的冬季会呈现给大家一场怎样的时装盛宴呢?那一定是既能反映测绘人平淡质朴的生活,又能看出测绘人追求时尚流行的多元结合的时装表演。想好了表演主题,我们就开始着手选择背景音乐,还好“度娘”给了我答案——《测绘人之歌》。 虽然歌曲只有短短的两分半,但是仅仅听了一遍,那积极高昂的旋律和反映测绘人工作生活状态的歌词就深深吸引了我,选取这首歌再合适不过了。说起来有些惭愧,作为一名测绘工作者,要不是这次节目,可能到现在都听不到这首属于测绘人的歌曲。 “迎着朝阳出,披着晚霞归。测绘好儿女,耕耘家不回。测经天纬地,画田园山水。”谁说不是呢?记得2013年8月,分院有八九位同事去地震灾区映秀进行地质灾害专项防治工作。盛夏的四川,酷暑难当,但同事们依旧每天早上7点准时出发,晚上6点半收工回住宿地,吃完饭还要整理当天的数据并规划好第二天的路线。一天下午,杨涛师傅在一个像控点的测量站,突然山顶有飞石落下,等他发现时已经来不及躲避,石头落在了距离他只有一米远的地方,有惊无险。第二天杨涛师傅还是一如继往去了任务最艰难、路最不好走的地方测量。在他的带领下,全队人积极进取,攻克难关,坚持了1个月终于完成了任务。也许正是有了这种不怕困难、努力奋进的测绘前辈做榜样,影响着我们这些年轻的测绘人,使我们在工作中更加努力拼搏,遇到困难积极寻找解决办法,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为测绘事业的发展做出努力。 “理想装心间,豪气冲云天。踏上测绘路,责任重于山。测东南西北,绘天地方圆。”都说测绘人不但严谨,而且非常有责任心。在我的周围就有这样一位测绘人。2014年5月,分院柏金明师傅妻子即将分娩了,可是分院的生产任务非常重,他又正在承担分院地理国情普查内业编辑检查任务,为了不耽误生产进度,他每天还是按时上下班,晚上才回家照顾妻子。当大家说他可以请几天假时,他微笑着说:我也想啊,可是分院压力这么大,少一个人,其他人就会多一份压力。他就这样坚持完成了自己手上的所有检查任务,正如歌词中所写的“踏上测绘路,责任重于山”,他就是这样一位兢兢业业、敢于承担责任的普通师傅,时刻记着自己的使命,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测绘人“热爱祖国、忠诚事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职业精神。
|
自主测绘装备的“最后一公里” | [2015-4-3 | 董亚欣] |
“最后一公里”,近年来,这一概念逐渐被一些行业所引用,引申为完成一件事情的最后且关键性的步骤。它体现的是一件事情越是到最后,就越需要坚持、需要落地,否则就可能前功尽弃。在此,谈一谈关于自主常规测量仪器领域的“最后一公里”。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从诞生到最终转化为生产力,产生社会价值,还有关键的“最后一公里”。对于中国自主测绘装备来说,一项技术和产品要真正带来价值,需要两个步骤,一是技术的突破,二是实现普及。前者固然不易,后者更需要多个条件,包括良好的稳定性、低廉的价格、优质的服务、批量的生产等。否则都不能称之为真正的变革。新的技术出来固然让我们兴奋,但距如何落地、系统性地服务人类社会这“最后一公里”实际还有距离。 全站仪也是如此。1995年,南方诞生中国第一台电子经纬仪ET-02和全站仪NTS-202。经过几年的更新换代,对光学、机械、电子的不断磨合改进,又把成本降到最低,才出现了第二代的NTS-352系列。这时候全站仪的稳定性大大提高,而且能够实现大批量的生产。之后,南方全站仪得到了用户的普遍认可,进而在中国开始大量普及。等到第三代的绝对编码、免棱镜等技术诞生,经过相对短暂的磨合到成熟,它又成为当时市场上的主流。技术越是积累越有足够的发挥空间,积跬步以至千里,我们现在的高精度导航领域广泛应用的RTK、动态、多频、多星系统、CORS都是同样的过程。 有人会说:“技术的磨合然后到成熟,到底是在折腾啥?国产能折腾出国外的高端水平?” 那么我们来探讨一下,国产测绘装备到底在做什么。 这里的核心思想是:是否能用最低的成本,最优地解决问题!理由很简单,太贵了,一些人认为国产不值得;太差了,人们认为不可靠,不能要。这是我们的“国情”。但是自主装备的厂家是尽自己之力解决问题,而且对进口的高端设备,最多是参考,绝对不是抄袭,还要保证价格优势。当问题解决之后,发现条条大路通罗马。而且一旦“通了”,不只是解决了问题,还拥有了自主的技术,性价比极高的自主技术!这就是竞争力!
|
问情毛乌素 | [2015-4-3 | 梁爽] |
按照院里工作安排,2014年初夏季节我们一行人离开古都西安,前往毛乌素沙漠区开展地理国情普查榆林测区的外业调查与核查工作。 沿着高速公路一路向北,路途中充满着欢声笑语,大家一边欣赏着道路两侧的风景,一边感叹着西部大开发给陕北带来的沧桑巨变。特别是国家实施的天然林保护工程,让昔日满目荒凉、黄沙扑面的黄土高原披上了绿装,到处是醉人的绿色,让人仿佛置身于南方的丘陵。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大西北的梦想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是我对大漠的印象。一路上,我不断在脑海里想象着毛乌素沙漠的样子:黄沙漫漫,寸草不生,一个又一个新月形沙丘在阳光下泛着金光。内心充满忐忑,更充满期待。但等到我真正走入沙漠中,却发现自己错了。碧空如洗,大朵的白云镶嵌在蔚蓝的天空中。举目望去难见裸露的黄沙,倒是满目葱茏,同事们不胜感慨:“这应该叫毛乌素林地。”路上会遇到水塘,周围长着一圈高大的杨树,叫不上名字的飞鸟在水面上盘旋,偶尔发出两声叫声,水塘里的青蛙不时地鼓噪上几声,似乎也忍受不了周围的寂静。行走中,偶尔会碰到野兔子从草中蹿出来,露个鬼脸,撒腿就跑。亦或有野鸡,披着鲜亮的五彩衣,闲庭信步。遇到最多的就是蜥蜴,个头不大,跑得挺快,在树下的沙堆中钻来钻去。这里的水层比较浅,在沙堆里用手挖下去十多厘米就发现沙子是湿的。 毛乌素沙漠中蕴藏着大量的煤、石油和天然气,诉说着这里曾经的草木茂盛。沙漠中有些地方生长着大片大片的阔叶林,一片葱绿。好多乡间路都掩映在绿树中,穿行其间,满眼的绿色,心情舒畅,而且也比较凉爽。这里的气温不高,紫外线强,树荫下一片清凉。林中有小何流淌,水质清澈,两侧树木郁郁葱葱,耕地整齐地排列在河道两旁,居民地间杂在绿树中。这里的农民比较淳朴,向其问路时很热情,有的会亲自带着我们去,有的会发出邀请是否吃饭再走。听同事讲,有一次一个老乡见他们在烈日下太辛苦了,给他们送过来几瓶水,叫他们甚是感动。 每天早上七点起床,中午吃饭没有固定时间和地点,在野外主要以方便面充饥。早出晚归,挑灯夜战,抓紧时间整理白天的工作,并做好第二天的准备。夜里工作到十一二点是成常态,但是大家每天都充满着热情投入到普查工作中,工作间隙用微信分享着彼此遇到的景、人与事以及各自的心得体会。更有同事写诗来表达情怀:
|
一台“土”平板仪 | [2015-4-3 | 李叔平] |
在崇山峻岭中勘测,尽管交通不便自然条件恶劣,可是勘测队员们个个都具有顽强的拼搏精神和极强的野外生存能力。轻装简行,就地取材,物尽其用——图板反过来做面板,空酒瓶作擀面杖,铁锹洗干净就烙起烧饼;黑桦树割道口流出乳白汁当饮料喝;剥下白桦树皮做容器盛发豆芽……我们的测量工人翟广仁就是这样一个巧手人,他不仅把野外的“测绘人家”操持得井井有条,还开动脑筋抽空制作小平板。 1959年我们国测大地十队在松嫩平原与大兴安岭毗连处测量,我和转业军人翟广仁分在一个组里,在齐齐哈尔至扎兰屯一带搞二、三等三角网的选点。那里山丘起伏,河流纵横,村屯稀疏。我们两人一商量,就选择了交通便利的屯子作为根基地,呈梅花状展开,四处打游击。平时我掌板测图,他持枪守卫时,就仔细观察我操作过程的每个细节。很快,他便学会了图板的准平、定向、交会及填写点之记等项目的选点工作。 当年5月的一天,阴雨有雾,我们在家休整。老翟悄悄地溜了出去,不一会儿他捧回了木板、钢筋,又从邻居家借来锯、斧、凿、刨等木工工具。我好奇地问:“今天你不休息忙啥呀?”他笑着回答:“搞点副业。”只见他又锯又刨满头大汗,拿着平整的木板对准七九步枪口比划。我明白了,他准是在枪口上做文章,心想我摸了这么多年的平板仪,竟没有琢磨到这一招。于是我便对老翟说:“你这好小子,在搞秘密行动,原来是制造一台枪架小平板。”接着我又逗他说:“你放心好了,我不会抢你的功劳的!”他哈哈直笑:“哪里的事?还没有成型呢!”我赶紧放下整理内业的活儿,跑过去当他的下手帮忙拉锯。他在步枪上端挂了两根钢筋,支开当三脚架,有点类似藏族猎民用的带架的猎枪;若将步枪半躺着,活像一挺机关枪。他把平板的背面中间凿了一个小凹口,进行精雕细刻。修理完毕后,他将这个凹口套在枪口的准星上来固定平板,于是一台便捷式的“翟氏枪架小平板”诞生了。 从此以后,我们组就经常用这件“新式武器”兵分两路,早晨分开作业,晚上收测会合。这台小小的“土”平板仪投入使用后,小组选点速度明显加快,为后续造标、观测赢得了宝贵的时间。老翟的这项小改革受到了领导和同志们的一致好评,年终他被授予“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和“技术革新能手”双先进的光荣称号。
|
红黑尺下的水准人生 | [2015-4-3 | 网络转载] |
一对红黑尺、一台水准仪、一个三脚架,这就撑起了测绘人水准测量的一片天。 红黑尺是一对双胞胎,一样的颜色,一样的高度,虽然外观简单,内部却精密细致。尺身用优质木料量身定制,不易变形;尺端钉有金属底板,坚固耐磨;刻度标于尺沟槽中的合金带上,由一连串倒写的E字组成,不因外界温度而热胀冷缩。尺上的圆水准器能够保证尺的竖直,惟有立得直,才能测得准。 水准仪是水准测量之眼。这是一只千里眼,可以清晰看见远处红黑尺上的倒写E字。千里眼的焦距是可调的:要看清远处的目标,则旋动物镜,要看清十字丝,则旋动目镜。千里眼的视线永远都是水平的,平平地望向前方,少了仰望天空的傲慢,也少了俯视脚底的狭隘。因为精密,所以珍贵,水准仪经不起风吹雨打,经不起日晒雨淋,因此测绘人宁愿顶着炎炎烈日、淋着蒙蒙细雨,也要将伞下的一片天留给她。 三脚架是水准测量之脚。不管是在湿滑的烂泥中,还是在柔软的沙地中,三脚架的3条支架与大地亲密接触,牢牢的扎根土中,为水准仪搭建一个稳稳的测量平台,不会倾倒,也不会抖动。泥泞弄脏了脚架的外壳,大地磨平了脚架的支架,岁月腐蚀了脚架的黄漆,然而唯一不变是脚架那颗稳定的心。惟有脚踏实地,站定了水准测量之脚,才能让水准测量之眼望得更远、看得更清、读得更准。 无论是城市高楼大厦的修建,还是野外绵延铁路的修筑,都少不了测绘人水准测量的忙碌身影。来到水准测量测区,踏勘完现场,选择了水准测量方式:闭合水准、附合水准、支水准,接下来便是水准路线的设计,最后就开始施测:展开三脚架,安放水准仪,居中水准气泡,竖立水准尺,瞄准尺刻度,读取中丝值。
|
正月里的地理国情普查人 | [2015-3-30 | 网络转载] |
三月的南山到处银装素裹,北国风光尽收眼底。正月十五刚过,自治区第二测绘院的外业小伙子们就开始准备仪器奔赴测区,实施2015年地理国情普查项目标准时点核查工作。
我所在的分院负责哈密市、乌鲁木齐县和达坂城区三个测区任务,测区分布范围广,又有大量的城乡结合部,地理国情要素复杂而且变化周期快,时间紧,任务重,要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大家都感到莫大的压力。俗话说,有压力才有动力。大家积极学习标准时点核准实施方案及相关技术文件资料,做到对技术问题处理上保持一致。
|
温馨的“家” | [2015-3-30 | 网络转载] |
三月中旬,自治区第二测绘院外业作业人员又踏上了外出的旅途,奔赴哈密测区,开始新一年的外业工作。
这次的驻地在哈密市区南边的一个小院内,院内有一套四室二厅的房子和一个厨房,门前是一片仅能停下两辆车的空地,这就是我们的“家”。到达驻地的当天已是晚上,大家匆匆收拾好床铺后就休息了。第二天大家仔细打扫房屋,准备生活物资,忙忙碌碌又一天,夜幕降临时,大家坐在客厅(作业室)里,看着干净整洁的工作居住环境,都露出了满意的笑容。突然王昊发现院子内一片漆黑,和屋内明亮的环境产生了鲜明的对比。此时,我们的少数民族小伙子叶尔太第一个站起来找到了锤子、钉子和灯罩出了门,邓刚和禹智慧紧跟着开始搬桌子凳子往门口走,肖建印找来了灯泡灯座电线,配合着杜师傅开始接线连电。杜师傅可是接电的专家,过去测区接电的工作都由他来完成。经过大家共同努力,十分钟后,这盏照亮整个院子的明灯稳稳的悬挂在房门上。
|
“住村”的快乐 | [2015-3-30 | 网络转载] |
3月8日,尽管天气有些多云,但我们的心情非常激动。因为今天是自治区测绘地理信息局第二批住村工作组在喀什地区疏附县塔什米里克乡六村住村以来举办的第一次集体活动。为了让这次活动办的有声有色,工作组的同志们不分昼夜地策划统筹,不放过一个细节上的考虑。
眼看着时间接近了,大家一遍一遍的检查活动的流程,计算着节目的时间和衔接。一切准备就绪,活动开始了!此次活动主要就是展示塔什米里克乡六村妇女同志们的拿手绝活‘手工刺绣’!一件件刺绣作品让人眼花缭乱,同时更展示了村里女同志的生活风采。在评委们紧张地评审时,工作人员伊玛目·买买提宣布小游戏开始了,六村的女同志以前从未参加过这样的活动,都有些腼腆,在阿不都热合曼幽默的鼓励下,大家都跃跃欲试,抢板凳、有奖知识问答……大家的情绪被调动的都忘记了寒冷,这时音响开了,麦西来普音乐传了出来,全场的人们都不约而同的跳起了欢乐的舞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