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
员 登 录 |
|
日
志 分 类 |
|
BLOG
日 历 |
73 2018 - 8 48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 |
|
最
新 日 志 |
|
精
华 日 志 |
|
热
门 排 行 |
|
最
新 评 论 |
|
|
让青春飞翔在雪域高原 | |
|
——记一个青年项目经理的高原梦 西藏,他曾是我脑海中若有若无的地理名词,在参加了若干个测绘项目后,他用无形的力量将我牢牢掌控,让我午夜梦回之时,徜徉在雅鲁藏布江畔,静静聆听高原的前世今生。正如仓央嘉措所说的,“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寒冷高原中的丝丝温暖
我参加的第一个西藏项目,是山南地区大古水电站测绘项目。山南地区是西藏自治区下辖的一个地区,是西藏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位于冈底斯山至念青唐古拉山以南,雅鲁藏布江干流中下游地区。大古水电站位于山南地区桑日县大古村,雅鲁藏布江畔,海拔3450米左右。以往,大古的交通条件极端恶劣,需从桑日县翻越5000多米高山,涉过惜金拉措湖畔,然后急转直下,下到落差达1000多米的雅鲁藏布江畔,随后沿蜿蜒小道步行约3个小时,到达大古村。如今,省道沿着雅鲁藏布江,贯通两地,为当地经济建设、民生改善注入了极大的活力。
2013年12月—2014年4月,我们开展了移民征地界桩测设工作。项目时间跨度较长,任务重,工期紧,并且此时的青藏高原,寒冷缺氧、空气干燥,对作业团队造成了不小压力。到达现场后,我们驻扎在电站勘测基地,说是基地,更多地可以理解为遮风挡雪的住所,每晚只有三小时柴油发电供电,用水基本要靠白天雪山融水,好在饮食能得到基本保证。我们短暂休整两天,以便减轻高原反应带来的身心疲惫,困难时刻,大家以苦行僧自我调侃。高原地区界桩测设作业难度,不在于测绘专业要求的作业方法及质量要求,而在于如何安全高效地运送预制界桩。我们充分调动了大古村藏族同胞的积极性,邀请他们加入我们的作业团队,藏族同胞展现出了他们的热情和勤劳勇敢、吃苦耐劳的民族特点。
作业过程中,我们将测区划分为几个子区域,每个区域分别由两名技术人员加多名藏族同胞负责。并充分分析危险源,如滑坡体、大风、随时降雪,值得一提的是,测区还有令人闻风丧胆的黑熊沟,虽说是冬季,是其蛰伏期,但谁也不敢保证,不会出现像熊大熊二这样精力旺盛的家伙,为此我们邀请了村里经验丰富的猎人一同前往,统一指挥,分头行动。测区呈南北走向,东西方为崇山峻岭,每天光照时间很短,当凛冽寒风持续侵袭而又得不到温暖补给,“取暖基本靠抖”成为常态。偶尔路过藏族同胞的住所,他们会用生硬的汉语邀请你进门取暖,并沏一壶酥油茶,温暖你的脾胃。
面对如此艰难的作业环境,团队团结协作、默契配合。此时,老员工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他们以纵横南北几十年的工作经历,深刻诠释何为奉献精神。他们如同高原的长明灯,让我们不畏艰险、心有所属。队伍里也有刚走出校园一两年的新人,作为公司未来的脊梁,他们刻苦钻研、虚心求教,关键时刻主动挺身而出,体现了责任担当。正是因为大家齐心协力,才得以使项目按期保质保量顺利完成。
秘境中的墨脱
西藏另一个主战场是墨脱——全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城。最初对于墨脱的记忆,来源于小说《莲花》。其他书籍中,对于墨脱的描述,也大多是神秘、远离尘嚣,而只有亲临其境,才能感受其多彩自然风光、独特民俗文化。
目前,公司在墨脱主要有两个大项目:白马西路河电站和金珠藏布曲电站。2014年8月,杜俊杰、于铁诚、张志刚等人参与了白马西路河电站马道测绘项目。这个项目有两个特点:一是当地植被异常茂密,几乎绝大多数地区无手机信号覆盖,工作难度大,安全生产压力大,进度慢;二是测区为高山峡谷地形,气候类型变化莫测,降水频繁,且遍布令人毛骨悚然的嗜血生物——蚂蟥。去过墨脱的人,除了对其生物多样性和自然风光赞不绝口外,也毫不掩饰对于蚂蟥的恐惧之情。出发之前,我们对于此次项目难度有了充分考虑,并制定了相应措施。我们雇佣了一支马帮(均为当地门巴族同胞),由首领、两名副手、多名小工及厨师组成;准备了充足的食物、帐篷被铺、发电机、油料等;配备日常药品,尤其是防蚂蟥药品;准备了卫星电话,以防出现紧急情况,方便向外界求救。
8月的墨脱,降雨极其频繁。白天出测前,我们全副武装,鞋子与裤子连接处,以胶布连接,并喷上大量防蚂蟥药。尽管如此,每天几乎都有人遭蚂蟥袭击,令人不寒而栗。我们沿小路在密林中穿梭,以全站仪配合RTK作业模式施测。有小工打伞,以防止仪器被雨淋湿,而我们自己,每天几乎都被淋成落汤鸡。为节省路途时间,提高作业效率,中午我们让小工从营地送饭过来。几个人躲在大树底下或石洞里,虽然清苦,却依然谈笑风生。傍晚回到营地,说是营地,其实是当地人的木房子,有简易厨房和一个面积约20平方米的大厅。马帮驻扎在柴房,我们三个人则住大厅里摆上三张气垫床,勉强休憩。吃过晚饭,稍微梳洗之后,我们便开始整理一天的实测数据,及时存盘备份。此时,外面通常下着大雨,而木屋里也开始滴滴答答漏水,而我们很快便适应了这些,因为相比于白天的大雨,晚上的漏雨显得太温柔了。在这种条件下,我们一直工作了半个月,没有休息一天,也没有抱怨一句。为的是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以无愧于华东测绘这个团队。
将梦想放飞在高原
高原的魔力在于,他给予你肉体无限的痛苦,却在不经意间,让你领略了雪山、草地、雄鹰。我们留给高原倔强的身影,高原却教会了我们勇往直前。通过西藏项目,我们感受到,要顺利完成任务,不仅需要有良好的职业技能,更需要整个团队的支持。公司很多青年员工常年坚守工程现场、无怨无悔,有的为完成一项任务白天出去做外业、晚上处理数据夜不能寐;有的用勇气与智慧扛起公司新技术发展的重责大任;有的用决心和毅力坚守岗位、执着追求。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华东测绘人的坚持与执着。这些,是我们测绘人宝贵的精神财富,指引我们不断向前、开拓进取。
|
引用通告(0):http://www.othermap.com/blog_tb.asp?id=6163 |
|
相关评论与引用通告 |
暂时没有评论与引用
|
|